科學家的翻轉廚房─分子料理|切記,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原子、分子、粒子、元素...

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1個或多個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學生時代「朗朗上口」的物理口訣,大家還記得嗎?

 今天,要介紹一個將理論實踐到生活的新料理─分子料理!

 是的,我們早該料到,當科學家拿著實驗器皿走進廚房,就會迸出不一樣的變革!

 .

.

.

 

1988 年,匈牙利物理學家 Nicholas Kurti 和法國物理化學家 Hervé This 第一次提出《Molecular and physical gastronomy》,其後,人們將它縮譯成 Molecular gastronomy,也就是分子料理的由來。

 

品嚐分子料理意味著:

你嚐到的,跟你看到的,不一樣!

味蕾與視覺感官,認知上的衝突,正是分子料理令人驚豔的地方。

 
 

分子料理注重每個食材的特性,藉由控溫、烹調時間的長短,搭配、混合不同調性的食材。就像科學研究般,打散、重新排列食物的質地、外觀、特質,去創造出新的料理可能!

不受限的科學精神,使分子料理能打破季節、產地,因此,分子料理,又名:「未來食物」!

這4種手法,構成了分子料理:

 

液態氮 (Liquid Nitrogen)

液態氮的沸點極低,可達-190℃左右,當它接觸空氣時,會產生大量煙霧,可增加視覺上的驚奇效果。烹調上,則運用它能使食材快速結凍的特質,創造出綿密且細緻的口感!


 

晶球化反應 (Spherification)

很少人不喜歡鮭魚卵在嘴裡迸開的口感,或是將半熟水煮蛋從中切開,流淌出蛋黃...。
晶球化反應通俗來說,就是將食物做成像鮭魚卵、水煮蛋般一顆顆圓潤的造型,一層膠膜包裹住液體狀的食材。既能保留食物的原味,又能滿足想爆漿的口感。
只要有氯化鈣與海藻酸鈉,就能自己做出這道料理!


 

乳化作用 (Emulsification)

像是泡沫般的料理!輕盈的像雲朵,融化時,食材濃郁的味道會流淌在口腔中。做法是將乳化劑添加在食材裡,以攪拌器打勻後,放入氮氣瓶,在使用前搖晃,就能製作出這道料理!
當然,食材多寡和控溫時間,還是需要注意,多加實驗,找出最好比例!


 

真空低溫烹調 (Sous-vide)

烹飪時,先將食材真空密封於袋中,再利用水或是油,低溫持續烹煮(溫度約40~60℃)。這種料理手法,能鎖住食材的鮮味,保持鮮嫩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