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這項議題在哲學和藝術中都被大量探討過,很多設計師也以“自由”為題發表很多的設計。
到底是什麼是自由?
對於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而言,追求自由設計是個夢想,可能這個同時,卻把自己與這個世界做了“隔離”,只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其他漠不關心,但這同時卻限制了意識上的構想自由,什麼樣才是新構想的自由?
生物學與藝術的結合
Ernst Haeckel認為生物學在許多方面都與藝術相似,像是自然界裡的對稱。他陸續繪製了許多華麗生物和微觀生物的插圖,在20世紀初讓大眾更瞭解微生物,也為科學或藝術都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我從來不曾為了「存活」而掙扎——也不覺得生命充滿挫折。從另一方面來說,又有誰喜歡聽他人受苦受難的故事?大家其實並不關心一個設計師的生活品質。-Karl Lagerfeld
常常自由和現實會擺在眼前,不過多放大自己,不那麼在乎別人的評論,反而能獲得更多心靈上的自由。
「世界服裝計畫」研究指出,85% 的紡織品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美國環境保護局的數據也顯示,光是美國每年就生產大約 1500 萬噸的紡織廢料。
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選擇只買自己需要的或是選擇好好使用已購買東西的態度,讓這世界上的資源能夠被更好的利用。
Miuccia Prada創辦了Prada藝術基金會,他曾經說過:“我可以在不去募資的情況下金援藝術基金會,用我自己的錢。就此來說,我擁有很大的自由,因為當你向別人拿錢,你就不是自由的。”
以自己的方式傳達想法
Prada 基金會展- AI與人類的關係探討
即使Miuccia Prada擁有這麼大的公司,她卻更注意自己的言論,而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她也說過有這麼大的公司,限制也是很多的。
有越多的自由,相對來說就要對負越多的責任,對自己或是對社會。
社會的發聲
《時代》雜誌以插畫封面想讓大家更重視槍枝暴力問題,藝術家 John Mavroudis 在畫面中間的enough,其他的字母則是2019 年於美國發 253 個大規模槍擊事件地點。
設計和藝術讓我們感受更多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而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是不是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自由?
那對你來說,什麼是自由?
完美主義的生成中可以追溯到成長經歷,也許父母的教育告訴我們,必須要做“好”或要有禮貌才會得到獎勵,”必須要“成績好”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這些相處模式讓孩子的頭腦生成了一種思維:我必須要“表現好”,做特定的事情才會有人愛我,如果我沒有做到預期的話,就沒有人愛了。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我們很累的時候常說:你為什麼都不幫我?你為什麼不多做點家事?你為什麼可以休息?為什麼只有我做?
而應該是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好累、我沒辦法做這麼多、我需要休息、我需要幫忙。
又或是把“你為什麼不幫我”化成另外一個情緒,慢慢的堆疊成一個大雪球,之後只要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就會崩潰爆炸,以至於讓旁人非常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