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怎麼養成的?|你為身為完美主義者感到驕傲嗎?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年輕人患精神疾病的數量已經破紀錄。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患抑鬱症、焦慮症和有自殺念頭的人比十年前更常見,在這些比例中有些人可能是完美主義者,可怕的是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你的不完美就在於追求完美|你是完美主義者嗎?等於是個開篇完章,說了追求完美和優秀是完全的兩回事,而完美主義者的心理狀態也被加拿大UBC編進了研究項目裡。但是這篇要側重的探討完美主義是怎麼生成的?知道了原因,讓我們能一一克服它們!

完美主義在現今的時代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完美主義並不代表會更成功,他意味著我們正在變得更加脆弱、焦慮、對別人的評論更加敏感,甚至可能會破壞我們的潛能。

 

讓我們從愛和成長經歷開始

Dr. Paul L. Hewitt的研究中把完美主義分成三大類,這次我們我們先討論“愛”。

都說要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但什麼是愛自己呢?

這個概念對完美主義的你可能就有點抽象,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能夠了解什麼是愛,才能給得了愛。

完美主義的生成中可以追溯到成長經歷,也許父母的教育告訴我們,必須要做“好”或要有禮貌才會得到獎勵,”必須要“成績好”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這些相處模式讓孩子的頭腦生成了一種思維:我必須要“表現好”,做特定的事情才會有人愛我,如果我沒有做到預期的話,就沒有人愛了。

Dr. Paul L. Hewitt發現,完美主義者認為如果他們表現不完美,就沒有人疼愛。而事實上,真正的完美不可能實現,所以,他們永遠也感受不到被愛。 - 你的不完美就在於追求完美|你是完美主義者嗎?

但我們認真謹慎不好嗎?當然好,但是認真謹慎跟完美主義是兩回事。

❊認真謹慎:能夠面對失敗,接受挑戰,享受做事情的過程,盡自己最大的力把事情做得圓滿,不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了解生為人的渺小,知道自己能力範圍有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完美主義:不接受一點瑕疵導致過於鑽牛角尖,因為怕做不好害怕接受挑戰,太過在於他人想法導致心胸也變得狹窄,害怕別人比自己好,有“比較”心理,過於情緒化。

 

同情心和責任心氾濫

你有想過這可能也是完美主義者其中一個特質嗎?但是通常都把同情心和同理心搞混了,同情心是透過自己的視角和思想去想像他人的經歷和感受?同理心是試著透過他人的視角和思想,想像他人的經歷和感受。所以要有同理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接受別人的想法和不同於自己的想法

同情心是在一種比較自私的心態,同理心則是和人相處的基礎。

有沒有碰到一種人,非常的負責任,但同時肩負了太多責任,導致自己喘不過氣,並開始害怕承擔責任,情緒不穩定。或是另外一種非常負責任的人,總是把責任放在口中,但常常有讓人推卸責任的感覺?其時他可能只是因為過於要求完美,而害怕負責任和做事情,怕事情”做不好“或是”失敗“,但同時責任心又讓他喜歡做事情產生這種矛盾的心理。

 

懂得說不

當我們覺得把別人交給我們的事情做好,”做好“才有人愛我們的同時,慢慢地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拒絕,只能活在他人的期望中。

對於我們的教育,都要當一個善良又客氣的人,討好別人,求取別人的認同與喜歡,讓我們寧可犧牲自己的感覺,委曲求全。但怎麼說不除了讓自己不委屈之外,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我們習慣於妥協,聽別人的意見而忽略自己,但是當我們面臨人生關鍵性的選擇時,其他人並不能幫自己承擔什麼,懂得說不是一種掌握自己人生的起點,不討好別人,不把自己的好讓大家覺得是理所當然。

 

我們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可能變成鋒利的刀

說話是非常簡單的行為,但我們所說的每句話都可能傷害別人。父母的教育讓我們無意間有這樣的思維模式,要求自己之下,長大後進了職場,無意識間我們也在以自己的要求來要求了別人。因此完美主義不是一種行為,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思考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

當你長時間接近觀察完美主義者和非完美主義者時就會發現,認真謹慎的人會在出錯時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來應對事情。 完美主義者的情緒卻大起大落。他們對壓力很敏感。
— Andrew Hill, Professor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因此完美主義者可能比較情緒化,當有太多情緒的時候,往往會容易想要逃避,偏離現實,也就會很難做事情。也不難發現現在的電影和影集都在探討一個問題:虛擬世界對人類的影響,當人都變成了完美主義者,我們都沈溺在虛擬世界分不清楚現實與虛擬之時,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非黑即白的思維也是完美主義常會有的思想誤區,會導致完美主義者把失敗看太重。

如果感興趣非黑即白思維可在這裡看 性格決定人生?

 

即使身為父母,我們都該繼續不斷學習

我們既然了解了成長經歷對人的影響,就避免把這種教育思維放給下一代,在教育的同時,也在自我成長。

時代的變遷,與新世紀的隔閡,把對自己的期望轉嫁給對孩子的期待都可能造就促成“完美主義”的思維模型。

但如何正確的獎勵和讚美孩子?

❊接納孩子的缺點,了解“沒有完美“這件事,並發揚性格上的優點。

❊給予實質上的幫助,例如成績的問題非常困擾孩子,除了口頭上的鼓勵,應該了解實質的狀況。

❊物質的獎勵會降低對人際認知或人格本身的成長。

❊盡量少稱讚天生的優勢,例如長得好看或是家境優渥,把重點放在”內在與性格“。


延伸閱讀


51t34e5BE7L._SX331_BO1,204,203,200_.jpg
有研究表明,完美主義程度越高,遭受的心理障礙就會越多。
— Sarah Egan , Author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Perfectionism

電影清單:異次元駭客The Thirteenth Floor,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Otherlife虛擬實驚